渴望合作的愿望的确帮助中国共产党克服了一些不利条件。他们从"迪克西使团"那里获得了关于各种各样军事情报的清单,他们翻译这些清单,并就有关细节咨询美国人,然后将它们发给前线。许多"迪克西使团"成员对中国共产党报告的精确性和获得情报的潜力印象深刻,这都被从战区得到的东西所证明。美国战略情报局的斯特尔认为中国共产党重要,想把"迪克西使团"永久化。
正是一种政治权宜之计导致了宏伟的"延电4号"计划。斯特尔急于让网络运转和未雨绸缪地培训代理人,经包瑞德同意后,于1944年10月5日经由重庆前往昆明。他要安排设备的事情,月底第十气象中队经过成都直接飞往延安。他觉得同意运送货物将是项目启动以来的一个重要的运作进展。
到11月,很明显,政治谈判将是漫长的,所以战略情报局马上要进行的战区行动将延迟。多亏包瑞德,得以制订一个更加合理的计划即在延安建立一个可以为20~25个战区电台服务的中心电台。该计划以战略情报局和第十气象中队的联合形式上报,因为第十气象中队想比有限的中国共产党电台网更快得到有关战场的报告。迪奇上校考虑到,这是在"迪克西使团"指挥部的指导下,并可能将与更大的项目协调,所以同意了该计划。到1945年1月,在延安建立中心电台的培训已经完成了。有关人员相信,新的设备将实现计划、帮助战略情报局以后的活动,并通过减轻中国共产党的负担而将创造良好的意愿。
接着,斯特尔和雷米尼等正在昆明安装设备的人知道了魏德迈将军出人意料地批准了"延电4号"计划。他们两人预计,在更大项目安排的设备准备就绪前还有相当的时间。他们还觉得,只要有局部的好处,把战略情报局的有些设备立即运往延安是有益的。因此,他们继续进行小的计划,并相信在系统开始运转时已经进行的工作将被合并入"延电4号"计划。
期间,彼得金上校已经接替了包瑞德。他频繁来往于重庆和昆明之间,并减少为延安所准备的"延电4号"计划所要求的时间。到斯特尔返回延安时,大项目的设备已经上路了。当雷米尼带着战略情报局的设备返回时,有的随身用具已经由飞机带到了延安。
很明显,先运作小设备将是浪费时间,尤其战区正在考虑将"延电4号"的管理转交给战略情报局。常识要求在中国共产党坚守的前方只能有一个联合网络。更好的做法似乎是将战略情报局的小部分设备与"延电4号"的设备集中在一起。重庆战略情报局负责人赫普纳对魏德迈将军谈及该计划。在同意战略情报局的人员开始项目之前,魏德迈将军想与赫尔利和总司令谈谈。他关心派什么人去延安,所以赫普纳建议把战略情报局的人员限制在特别行动和秘密情报上,因为"这样将不会受到政治的影响,而且在行动上也不会有障碍"。特别行动处(SO-SpecialOperations)的目的是通过破坏活动和支持抵抗团体而造成敌人的倒台;秘密情报处(SI-SecretIntelligence)则是通过秘密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来获得情报。
结果,根据魏德迈将军的命令,"延电4号"于1945年4月25日由战略情报局来控制。备忘录写道,大约5.8万磅用于该计划的设备中,1.4万磅已经到了延安。这些物资是从别的项目上调拨的,不能转交给中国共产党私自使用,只能用于美国机构的情报传送和收集目的。后来,战略情报局希望被授权在同一地区也进行情报和地下破坏活动。
到1945年5月,在延安有25个经过培训的发报员,还有相当数量的发报机和气象设备进行简单的野外观测。由于急需设备而到达的设备却被闲置起来,中方人员不耐烦了。在战区决定"延电4号"如何建立的过程中,第十气象队也对漫长的等待非常生气。中国人曾经报告了日本人的位置和伪军控制地区的发报台,有的电台相当大,人员多达60人。他们能经常向美国人提供这些电台的图纸。他们提供的电台和战斗命令都被认为是可靠的,并按其价值进行分级。当一个特工没有无线电或电子背景时,这种情报尤其重要。
期间,"迪克西使团"的电台尽力满足重庆的行政管理和情报要求,并将相当数量的气象资料发送到重庆。彼得金要求派通讯部队的马尔斯伯利(Malsbary)上尉来延安安装"延电4号"。他预计在一个月内将有三个情报搜集电台。一个在晋绥根据地,其他的将在太行山根据地(瓦洛夫机场附近)和阜平。彼得金计划将所有的气象站和战斗行动都与该系统结合。他用雷米尼中尉训练的两名中国发报员取代了机场的两名美国发报员。
扩大电台网的计划没有让美国人和中国人满意。中国共产党认为无线电设备是用来减轻他们已经负荷过重的通讯网,而实际上,效果正相反,一旦开始传送气象消息,中国的网络就比以往更拥挤了。到6月初,"迪克西使团"不得不通知战略情报局总部,在正式的情报或其他活动的总体计划出来之前,中国共产党不愿意建立一个网络。中国共产党想知道美国人计划在他们的地盘要干什么。彼得金觉得,这样的话,需要一位司令部的官方高级代表来讨论整个计划。
为打破僵局而让"延电4号"计划顺利进行,彼得金、斯特尔和斯文森(Swenson)与叶剑英进行协商,他们要求建立一个无线电监测站,派战斗人员去太行,派一个美国气象人员到晋绥以及有一位美国战斗人员会见当地的统计委员会。当计划起草后,叶剑英说需要太多的八路军士兵来保卫美国人。美国人告诉他说,他们既不需要保护也不想被保护。与以往的风格不同的是,这次叶要求推迟做出决定直到他与上级请示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