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 (1982.01.12)
1982年是联合国宣布的动员制裁南非种族主义政权国际年。南非种族歧视和隔离政策的核心是它炮制的“黑人家园”。从这篇根据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周刊(1981年9—10月)专题采访连续报道和其他材料编写的连载里,可以看出“黑人家园”究竟是什么货色。
一、“多余的”黑人
炽热的非洲阳光照射着被铁丝网圈起来的一片贫瘠的土地。铁皮、泥土、牲口干粪搭起来的简易小屋星罗棋布。这里种不上庄稼,不多几处放牧地到处是石子、砂砾、荆棘。牛、羊骨瘦如柴。居民是黑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废人。一间12×14英尺的小破房子挤塞着78名儿童,这就算是“学校”。毗连居民区就是“户口”兴旺的坟场。
这是南非北部边远地区马菲肯镇附近的一个“黑人家园”的情景。它的居民本来是南非北部德兰士瓦省的一个小部族。十年以前,这个部族被迫从他们占地1,200公顷的肥美牧场,集体迁居到这块狭小、荒凉、面积只有300公顷的土地上。这里没有就业机会、没有卫生设备、没有医院……470名居民只有44间临时搭起来的破房子,80头牲口。他们的生活主要来源,全靠流入“白人区”工作的黑人流动劳工和往返劳工汇回的工资。这些黑人流动劳工的父母、妻子儿女就被称为“多余的”黑人,被迫留在贫瘠的“黑人家园”。“黑人家园”既是为南非白人资本家提供廉价劳动力的场所,也是南非种族主义者处置“多余的”黑人的地方。
三十多年来,南非当局已经把近300万黑人赶出了他们的故乡,把他们安置在边远、贫瘠的土地上。这些土地最初叫做“土著人保留地”(班图斯坦),后来就称为“黑人家园”。根据南非当局的种族隔离政策,按部族建立的10个大的“黑人家园”在“独立”以后便成为“黑人国家”,在这些“黑人国家”居住的黑人也就被剥夺了南非的公民权利。每一个大的“黑人家园”又包括许多支离破碎、零星分散、不能构成完整体系的小的“黑人家园”。现在,仅占南非人口总数17%的白人(约450万)占有全国面积86%的肥沃土地。南非当局正在执行的计划是把占南非人口总数71%的黑人驱赶到占全国面积14%的边远、贫瘠地区。
正在继续执行的南非种族主义“黑人家园”政策,是用公开的立法方式和残酷野蛮的行政手段推行的。它构成现代历史上最大一次人类集体迫迁,不断受到世界舆论猛烈谴责。
二、迫迁、驱赶、逮捕 “黑人家园”黑幕(连载)
乐山 (1982.01.13)
一座高大的行政办公大楼耸立在南非首府比勒陀利亚。它的招牌是南非政府合作与发展部。这个冠冕堂皇的招牌掩盖的却是无数黑人的血泪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
合作与发展部负责编制“黑人家园”的蓝图,在幕后策划残酷镇压拒绝迁徙的黑人、驱赶和逮捕“非法”进入城市的黑人妇女。
1981年5月,南非当局在纳塔尔省德瓦纳湾强行把大约700名姆比拉部族的黑人迁出原居住地,把这个部族大片的土地变为白人种植园主的土地和白人农场主的牧场。他们并没有征求过任何黑人居民的意见。在南非一些大城市近郊,当局下令黑人搬迁以后,往往随即开来铲土机,把黑人的住房全部铲掉,使他们无家可归,非搬不可。
有时南非当局也让黑人事先知道他们将要迁往的地方,甚至让他们派代表先去看看。这只是一种诡计,一旦黑人拆掉了自己的房子、动身搬迁,南非当局立刻变卦,掉换了一个条件十分恶劣的地方。
在南非当局先后颁布的几百种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的法令中,臭名昭著的《人口流动限制条例》、《通行证法》规定,“黑人家园”的黑人妇女不得进城探望当工人的丈夫,而“非法窝藏”前来探亲的妻子、儿女的工人要遭到“法办”,他的妻子儿女要受到驱赶或被逮捕。
南非现在共有93座监狱。1981年上半年,因“违犯”《通行证法》而坐监的黑人达7.4万多名。93座监狱早已人满为患。其中9座关押人数超过规定的两倍多,22座监狱在押人数超过规定的一倍多。被捕者多数来自“黑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