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202.大选前的阿根廷局势 (1983.09.08)

 

  刘晓陆 (1983.09.08)

  定于今年10月30日进行的阿根廷大选,是1976年军人执政以来的第一次大选。最近,阿根廷的第一大党正义党和第二大党激进公民联盟已分别推选出各自的总统候选人,其他政党也提出了自己的总统候选人,大选的竞选活动即将全面展开。

  这次大选是阿根廷“民主进程”中的重大步骤,影响到南美洲的政治,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面临大选的阿根廷,形势依然动荡不定。从经济方面来看,一个时期以来,阿根廷国内工业生产回升乏力,债台高筑,通货膨胀。据报道,今年头7个月生活费用上涨128.5%;从去年6月到今年6月的一年时间里,物价上涨了310%。外债已从去年的387亿增加到近400亿美元。许多工厂开工不足,失业工人超过100万。

  经济形势不佳直接影响到政局的稳定。阿根廷自从1976年以来的短短7年中,政府更迭频繁,先后有五位军人担任总统,其中两位临时总统任期不到三星期。1976年军事政变后,军政府解散议会,禁止政党活动,镇压左翼力量,引起社会各阶层强烈不满。

  1982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事失利后,国内要求军人交出政权,恢复宪政的呼声越来越高。比尼奥内政府鉴于形势所趋,同意恢复政党活动。由正义党、激进公民联盟、基督教民主党、统合发展运动和不妥协党等五个主要政党组成的“多党委员会”协调行动,统一与军政府进行“对话”,要求最晚于1983年中实行大选。军政府别无选择,于今年初宣布10月30日举行全国选举,1984年1月30日向民选政府交权。然而由于当前经济形势恶化,罢工示威不断发生,仅8月中旬以来就先后发生了全国近20万银行职员,3万司法工作人员,45,000电话工人,8万铁路工人的大罢工,罢工者要求增加工资,抗议物价飞涨。9月1日爆发的全国40多万教师的罢教更引起阿根廷朝野的极大关注。人们普遍担心,不停的社会动乱将会影响十月大选的顺利进行。在教会主动出面调停下,一周前阿根廷政府同工会和资方协商了一项紧急经济措施,即从9月1日起将最低工资提高400阿根廷比索;每个职工补助800比索;冻结民用电和煤气等价格;降低药品和食品的销售税等。这项措施意在缓和当前的罢工浪潮,保证大选顺利进行。

  目前,由于正义党确定了总统候选人,阿根廷的选举活动将进入高潮阶段。正义党又称庇隆主义运动,是40年前由胡安·多明戈·庇隆将军创立的政党。该党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奉行教会的社会学说,曾在阿根廷几度执政。这个党在工会和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它同共产党、人民保守党、统一社会党等7个左翼组织结成了竞选共同阵线——民族解放联盟,以期在竞选中同另一个大党激进公民联盟进行角逐。

  激进公民联盟是一个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党,曾多次执政。前一时期,党内各派进行了一番较量,结果以阿方辛为首的改革派获胜,目前该党已初步形成了一种“全党团结”的气氛,准备同正义党决一胜负。

  由于阿根廷大选前政治、经济局势仍不稳定,各方都力图采取谨慎态度,避免出现意外的社会动乱,影响大选,中断这一来之不易的“民主进程”。阿根廷形势如何发展,仍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阿根廷工农运动与左翼·《人民日报》资料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