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中共建国前后劳资两利政策演变:1946-1952
上一页 |
超祺 (1949.05.08)
沧市忽视私营工厂工运
工人仍受非法剥削
市委与职工会应立即检查纠正
【冀中讯】沧市职工会忽视私营工厂、作坊、手工业的工运工作。根据工商局的统计,该市私营工厂、作坊、手工业共有六百五十八个工人。他们迄今仍普遍地被资本家以各式各样的手段进行非法的剥削。记者于四月二十八、二十九两日访问十个私营工厂、作坊,发现普遍地存在着下列问题:一、工资不规定和不按月发清,如利华铸锅厂的工资就未规定,工人用钱的时候,几十、几百的借支,用不完,仍得交回柜上。同兴酱园的工资是规定了。而且还是以实物计划,但是却不按月发清,平时零星借支,月终结帐后,将实物折成货币存于柜上。利用物价上升,货币贬值而非法剥削工人。二、不合理的包工制和货币工资,这是普遍的对于女工、童工,学徒等过分剥削的方式。如东兴卷烟工厂雇用的两个女工,每天只给工资三十元,当记者问是否能维持个人的最低生活时,该厂经理却轻蔑地说:“那是小孩,在家里呆着反正没事。”好象吃不饱是理所当然似的。她(他)们的工作时间,至少在十三小时以上。三、劳资双方没有一定的契约。资本家有钱赚的时候就雇,赚钱少(或者不赚)的时候就退回家。工人生活无保障。如福康油坊(机关生产),因为有一万多个豆饼卖不出去,就将全部工人解雇回家了。经理姜一如说:“什么时候豆饼卖出,就什么时候叫他们回来!”四、是工人的组织和教育问题。绝大部分工人没有参加工会,有些名义上是参加了,但实际上等于没有参加。如东生油坊的工人,自去年“五一”到现在未开过一次会。有些还不知道职工会是什么东西,仍以中世纪的行会观点来看职工会。由于工人缺乏教育和工会领导,所以思想上普遍地存在着怕资本家解雇的顾虑,不敢说实话。针对上述情形:(一)沧市市委会、职工会必须迅速召开私营工厂、作坊和手工业工人代表、经理座谈会。根据劳资两利的方针和劳大决议精神,解决工资标准、工时原则、职工福利、劳动纪律等问题,督促各厂坊劳资双方订定契约,并随时检查执行情况。(二)职工会必须深入工人了解情况,组织工会加强工人教育,提高工人的阶级觉悟。
(超祺)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