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官爷与群众:特权·抗争·报复(1948-1956)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社论:克服工业领导干部中的骄傲自满情绪(1954.12.13)

  (1954.12.13)

  克服工业领导干部中的骄傲自满情绪

  在一部分工业领导干部中正在滋长着程度不同的骄傲自满情绪;有的甚至发展到很危险的地步。这种骄傲情绪已经给工业建设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东北辽源市西安煤矿在一九五一年开始兴建一个规模巨大的中央竖井。在开始的两年中井建公司创造了建设现代化竖井的经验,培养了干部和技术力量,并且曾经创造过竖井掘进、砌平行作业的全国最高纪录,受到燃料工业部的表扬和奖励。井建公司的领导者因此就骄傲自满起来。他们拒绝参加上级召开的工作会议,对上级发布的指示和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置之不理,不认真执行苏联专家的建议。在他们的影响下,其他干部盲目追求进度、违犯规程制度,工人纪律松懈,不遵守操作规程,以致今年上半年发生大小事故五十九次,伤亡严重,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地方国营的长沙机械厂同样也因领导干部的骄傲自满情绪而使生产遭到严重损失。长沙机械厂原来是一个只能制造零件和进行修配的小工厂,几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有很大的发展。去年,全厂职工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试制水泵成功。从此,工厂厂长吴振华等领导干部就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他们到处自吹自擂,夸耀自己进步快,制造的水泵质量好,不愿接受批评监督,对职工群众提出的有关产品质量的批评采取压制的态度。他们对上级报喜不报忧,甚至假报成绩隐瞒缺点。他们沾染了严重的资本主义思想,片面地追求产量,不顾质量,以致今年上半年生产的水泵有百分之五十七是次品和不合格的。

  事实证明,像这样因为骄傲而招致失败的并不是个别的厂矿。正像斯大林同志在苏联胜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后批评党内的骄傲情绪时所指出的: “这种情绪是再危险不过的,因为这种情绪能解除党底武装,能废弛党底队伍。如果这种情绪在我们党里占得优势,那么,我们所有一切成功都会被葬送掉。”

  应该认识:我们在恢复时期和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远远不能解决我们即将碰到的大量的更为复杂的新问题。同时,不论那一个先进单位目前也都还没有创造出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全面的系统的经验。有些“先进”“模范”单位大都是在一定时期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上创造了较好的经验,而不是在一切问题上都是先进的模范的。如果我们满足起来,不再去补充和发展已有的经验,不去虚心学习其他厂矿的先进经验,来克服自己的弱点,我们就一定会落后。

  我们决不应该只看到自己所领导的单位产值、产量很大,却不愿透过这些数字去检查自己的工作是否还有缺点和错误。实际上我们许多厂矿的工作是经不起严格检查的。有些单位产值计划虽然完成了,但是却不是按照国家所规定的品种进行生产的。很多单位虽然完成了产量计划,但是却生产出大量的次品和废品,同时原材料的消耗也超过定额很多,影响资金的积累。很多厂矿尽管是按年或者按季完成了计划,但生产并不均衡,生产中的潜在力量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计划保守的情况也是比较普遍的。我们的很多新建厂矿虽然规模很大,受到大家的赞扬,但是工程的质量并不一定很好,而工程的造价却往往很高。因此,数字纵然很大,并不能说明就是工作已经作得很好。

  有些工业领导干部总愿意拿现在的情况和去年比,和解放初期比,甚至和解放以前比。这样比来比去,就觉得自己的成绩不小,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不少并非先进的厂矿正是以此作为自己骄傲的根据。这种想法的错误自然是十分明显的。刚解放时的水平是什么?那是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工业水平。现在比过去好,那是理所当然的。而现在的水平也仍然是很低很低的。我们已经获得的成绩对于我们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事业说来只不过是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果对现在的水平已经满足起来,这就证明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个社会主义企业领导者应有的宏伟的胸怀和远大的理想,而有堕落为鼠目寸光的庸人的危险。

  当然,人们也都会看到,几年来,工业领导干部们的工作是辛苦的,对于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也是有一定贡献的。他们确实是目前工业建设中的骨干,我国工业建设的继续前进要靠他们,带领新转业的干部前进也要靠他们。但是正因为他们的责任如此重要,他们就更要虚心学习,依靠党的领导,依靠群众,而不应该夸大自己个人的作用,把个人的作用放在党和群众之上,因而骄傲自满,故步自封。他们既然是老干部,就应该不断上进,精通党的政策,不应自以为已经精通党的政策了,就不求上进了。老实说,他们熟悉的是过去的,比如有关战争、土地改革等等方面的政策。对于党的各项经济政策还很不熟悉,更说不上精通。他们自以为已经钻研了业务,成了“专家”和“内行”,这种想法是十分有害而且也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许多转入工业的领导干部确实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业务知识。但要成为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内行”和“专家”就还需要努力。目前,我们现有厂矿的管理工作依然赶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技术管理和财务管理方面,还十分缺乏经验。同时,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大量的新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许多规模巨大技术复杂的工业基地和建设工程将要兴建,现有厂矿生产的计划性需要日益加强,技术要求日益提高。在这些新任务面前,我们的工业领导干部不是什么“专家”和“内行”,而依然是知识很少的“小学生”。他们过去能学到一些知识,是因为依靠了群众的智慧和党的集体领导,依靠了苏联专家的无私帮助,今后只有坚决依靠党的集体领导和群众的集体智慧,只有继续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才能担负起党所委托给他们的重大任务。

  有些领导干部因为夸大了个人作用,在对待党组织的关系上就有许多不正确的看法。他们认为自己既懂政策又懂业务,而党组织的领导者不懂业务或者是政策水平不如自己高,资格不如自己老,因而就不尊重党组织的领导和监督。特别是在建立责任制以后,有的曲解厂长负责为个人独断专行,以为不要党的集体领导,就靠他个人决定一切也能做好工作。这些同志自认为是党的老干部,却完全忘记了党的原则,不懂得在任何情况下个人的经验智慧总是有限的,而只有依靠集体的经验和智慧才能实现正确的领导,更何况自己领导工业的经验原很不足,如果不依靠党的集体领导,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产生了骄傲自满情绪的干部,对待批评就往往采取了十分错误的态度。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荣誉”,夸耀自己的“成绩”,而不惜掩饰缺点隐瞒错误。他们就最害怕批评,特别是害怕群众自下而上地揭发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他们不但不积极支持群众的批评,甚至不顾党的纪律,压制批评,对批评者施行打击报复。他们也不愿意接受上级或来自其他方面的批评,一听到别人谈自己的缺点,就会埋怨起来,不是强调客观困难,就是埋怨领导,或者说别人看问题不全面等等。事实上,谁害怕揭露缺点,谁就不能保持荣誉,这样的教训是很多很多的。缺点既然存在,它就不会因为你把它隐藏起来而自行消灭。如果认为批评就会使自己垮台,那就只能证明这些同志还没有具备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和勇气。

  厂矿中的党组织和各级党委必须从多方面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和这种不同程度的骄傲情绪进行斗争。不少人认为,被表扬过的先进单位是批评不得的,否则就有损他们的威信。因之很多同志明明看到了先进单位的某些缺点也不敢提出批评,就是提出了批评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在这样那样的借口下,批评和自我批评就受到了种种限制而不能发展起来。这种情况应该根本加以改变。只有当工作中的一切缺点和错误都能够被千百只眼睛所注视,并且毫不留情地被揭发出来,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时候,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才能及时地被消灭,领导者才能经常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常保持谦逊的态度,争取创造更大的光荣,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事业顺利前进。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