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资料汇编·西藏:叛乱之后(1959-1965)
上一页 |
(1963.08.16)
“大雁成群成行就能飞过草原,穷人团结互助就能克服困难”
西藏依靠翻身农奴办好互助组
大批“穷棒子”互助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激励着全体翻身农奴为更幸福的未来英勇斗争
编者按:西藏农村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毛主席所称颂的“穷棒子”精神,正在西藏农业集体化道路上施展巨大的威力。往日的奴隶和农奴站起来了,组织起来了,生产发展了。在两万个互助组中,完全由翻身奴隶和贫苦农奴组织起来的约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大事!
长期的、残酷的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使得西藏广大的奴隶和农奴,在思想上深受农奴制度的束缚,经济上则是一贫如洗,甚至还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正因为这样,“穷棒子”精神在那里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穷棒子”精神,使他们硬起了腰杆,无情地去打击农奴制度;“穷棒子”精神,使他们团结起来,去战胜生产上的种种特殊困难;“穷棒子”精神,鼓舞他们勇往直前,使他们看清自己美好的前途……。 毛泽东同志说:“难道六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由于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社会的财富是工人、农民和劳动知识分子自己创造的。只要这些人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又有一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不是回避问题,而是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任何人间的困难总是可以解决的。”西藏大批“穷棒子”互助组艰苦奋斗发展生产的好消息,再次证实了这个真理。 我们相信:只要坚定地依靠这支西藏高原上的阶级队伍和集体力量,继续发扬团结互助、艰苦奋斗的“穷棒子”精神,就一定能够在这块原是中世纪生产水平的地区,把西藏的农业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华社拉萨十五日电 在西藏广大农村中,许多由翻身奴隶和贫苦农奴组织起来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促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这是奴隶们继打破封建农奴制度枷锁后,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斗争中,继续表现出来的“穷棒子”革命精神。
西藏两万多个农业生产互助组中,完全由翻身奴隶和贫苦农奴组织起来的约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民主改革前,由于农奴主阶级长期残酷的压榨和剥削,西藏广大奴隶和贫苦农奴一贫如洗。民主改革后,奴隶和贫苦农奴家底仍然很薄,生产上存在着许多困难,他们不仅生产资料不足,还由于过去祖祖辈辈给领主当家奴或长期流浪在外,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的机会,因而缺乏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但是,他们紧密团结起来,组织了大批“穷棒子”互助组。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硬起腰杆,克服了种种困难,生产年年发展,生活不断改善。
山南专区乃东县结巴乡次拉姆农业生产互助组的十三户组员过去都是领主的奴隶。一九六二年初,他们在女共产党员次拉姆的领导下,办起了一个互助组。他们坚定地表示:领主没有把我们压迫死、饿死,现在有了共产党的领导,只要我们团结互助,听党的话,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春耕一开始,就碰到困难:运肥没有驮畜,耕地没有耕牛,还缺少农具。全体组员在互助组长次拉姆带领下,起早摸黑,背着筐子往地里送肥,用人工和别的互助组换畜工,搜集废铁自己动手打制农具。结果,这个互助组提前完成了春耕工作。要播种了,全组没有一个人会撒种,次拉姆率领组员到别的组里去学习撒种技术,保证及时完成了播种任务。出苗后他们精心管理庄稼,秋天终于获得了民主改革后最好的收成,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比丰收的一九六○年增产百分之二十六。当年,全组的缺粮户就由原来的六户减少到一户,还有三户上升到中等农户的生活水平。全组的牲畜、农具也增加了。
“在党的领导下,没有上不去的高山”,这是拉萨市达孜县拉木乡一个由九户贫苦农奴组成的互助组在学习生产技术时发出的豪语壮言。这个互助组在一九六一年春天成立时,组员们对犁地、撒种、锄草、收割等农活都很陌生,犁地时扶犁人被牛拖得摔了跤,弄坏了牛杠。但是组员们在共产党员土登丹增领导下,鼓起干劲,努力学习,经过一年苦干,六个男组员都学会了犁地,全组组员分别学会了撒种、锄草、收割等农业生产技术。当年天旱,他们背水浇地,获得了好收成。两年来这个互助组粮食增产近一倍,全组原来有四户缺粮,现在,户户有余粮。
西藏翻身奴隶和贫苦农奴唱着这样一首民歌:“大雁成群成行就能飞过草原,穷人团结互助就能克服困难。”在雅鲁藏布江流域,在拉萨河畔,在横断山脉中,类似这样的民歌到处可以听到。翻身奴隶和贫苦农奴们深深知道,就是依靠了自己团结的力量,才摧毁了万恶的封建农奴制度,现在又依靠集体力量,团结互助,才克服了生产上许许多多的困难。林芝专区林芝县吉日乡九户奴隶办起来的互助组,是一个被阶级感情紧密连结在一起的互助组。这个互助组一九六○年刚成立时,全组四十多克(一克相当一亩)地只有三头瘦耕牛,一架木犁,三把旧铁锹,十三个劳力。领主代理人在背后嘲笑他们说:“几个穷鬼,也要发展生产,真是笑话。”但是,这个互助组的组员在春耕中全体出动了,一架木犁翻硬土,三头瘦牛轮流犁地,三把旧锹翻松土,人力轮换锹不停;另外,又派了几个劳力上山砍柴烧炭,卖炭买农具。当年春耕春播工作按时完成。春播后,有的组员省吃俭用卖掉奶牛买耕牛,有的组员发展副业生产买耕牛。几年来,全组扭成一股绳,起早摸黑,辛勤劳动,天旱时背水上山浇地,雨多时下河修坝防洪。经过三年的努力,生产终于得到迅速发展,粮食总产量增加了一倍左右,家家户户有了余粮;耕牛增加到七头,还买了十四头奶牛;大小农具添了四十多件,改良了木犁,并开始使用新式步犁耕地。
党和人民政府对这些“穷棒子”互助组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十分重视,一面对他们继续进行教育和鼓励,一面在生产上生活上给予大力扶持。从一九五九年以来,国家每年都低息发放大量贷款和无偿发放大批生产工具,仅今年国家就拨出了一百四十多万元,还有几十万件铁制农具和大批钢材,重点扶持生产上最困难的奴隶和贫苦农奴。党和人民政府的扶持,大大鼓舞了翻身奴隶和贫苦农奴的生产热情。现在,这些互助组的革命精神,正在激励着西藏高原上百万翻身农奴,为争取更加幸福的未来而英勇斗争。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