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托派少数派刊物《新旗》 -> 1946年第1期

日耳曼沙漠

(伦敦论坛) 来源:《新旗》1946年第1期


  李星按:本文讲述了轴心国战败后出现的社会灾难:赤贫,瘟疫,拆除工业设施和没收生活物资,以及大规模集体驱逐。资产阶级之间的战争必然产生社会灾难,而苏联官僚的政治实用主义加剧了社会灾难。但:只要资本主义市场依然占据主导位置,市场的力量会重塑现实:社会生产恢复了,极低的成本让繁荣快速到来,消费恢复了,带有文明气的市民生活快速回归。这是本文发表几年后,德意日三国的阶级日常。资本主义市场本就蕴含着周期性的末日,它把无数大众抛入火山口,再用火山灰当做“万物复苏”的肥料。
  21世纪的今天,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市场面临着又一次“末日”,如果资产阶级秩序能确保无产者以及最广泛的大众忍受社会灾难,而不起来反抗,末日过后,大概率是新的繁荣,新的富足,新的市民安逸,以及……下一次的末日。
  又:
  本文描述的周期性社会灾难,在资本主义市场主导的社会存在中,是无可避免的。认识到灾难来自市场本身,很有意义,而一味发出人道主义的高八度哀号,就大可不必了。被统治的大众,从无产者到高学历市民,从青少年到老大妈,不经历市场“邪神”的献祭恐怖,是难以理解自己身处怎样一个现实的!
  又又:
  我自己当然不想经历社会灾难,一点都不想!但是我一点都不反对中国,美国,欧盟,乌克兰,以色列……的中产市民,好好在社会灾难的澡盆里洗洗澡,哈哈哈哈!
  又又又:
  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我把文中的几个地名更换成了现在的通用名称:斯大林格勒,哈尔科夫,阿姆斯特丹。


  News Chronicle报驻柏林通信员诺曼·克拉克报告说:
  「同盟军负公共卫生责任的当局,为了制止那蔓延全国的灾祸,现正命令本城各区市长采取步骤,俾使本年冬季掩埋死尸之工作容易进行。从现在起就要预先掘好坟墓了,因为营养不良的人几个月以后将没有气力去掘坟的。」
  我们试设想,上面一段通信如果不是印在一九四五年九月的英国报纸上面,而是印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前的纳粹报纸上面;试设想通信中所说的城市,不是柏林,而是华沙,或哈尔科夫,或阿姆斯特丹;——那么定有一阵恐怖浪潮弥漫于自由世界的。那时将没有甚么丑恶字眼足以形容这段通信所揭露的残暴行为了。当初我们读了贝尔森集中营故事的报告时,曾发了一阵冷战,几乎不信人间有此残忍事情。但现在,纳粹德国失败和各地法西斯崩溃以后,发生的事情,不是别的,正是把德国以及奥国的一大部分土地,转变为一个大规模的贝尔森集中营。我们也是同纳粹一般善于算计的,即命令人家趁他们自己未曾为了饥寒疾病而耗竭气力以前,就把他自己的坟墓挖掘好。
  在柏林及其他地方,几乎所有的机器,办公家俱,以及任何种类的设备,都被搬走了,送到东方去。连居民私人所有的物品,被褥,钟表,照相机,电话机,脚踏车等等,也是这般搬了去。凡是能被发现的牲畜都征发了,所有车辆,从马车直至火车(连柏林英军防区的车辆在内),凡能移动的,都开到东方去。这就是说人家让当地居民没有食物,没有工具,没有修补房屋,道路,沟渠的用品,没有生产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手段。维也纳也是在同样条件之下。
  但这不过是整幅图画的一部分罢了。人们不顾波茨坦会议协定,把奥德河和奈士河以东波兰占领区以及捷克境内苏台德区所有的德国人都逐出了。这些一无所有的难民同潮浪一般涌入柏林区域。那里无食,无衣,无住,又无医药,他们只好死在大路上或瓦砾堆里,诸如那些纳粹铁蹄下牺牲者死在贝尔森集中营里一般。这些难民很不少哩,他们有八百万至九百万,其中包含着真诚反对纳粹的人。
  以上一切情形,可以从若干统计数字看得出来。从柏林来的官方报告,同盟军共同占领柏林的头一个月,死亡率达到千分之六一,而婴孩死亡率则超过百分之五〇。所有从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的妇女,至少十分之一传染了梅毒,有些地区甚至百分之五〇有梅毒。
  稍微有点想像力的人都不会相信这种状况能够继续长久的,不会相信占领军能够多年安心地充当这破产之国的管理者。六千万人丧失了他们国家东部一大片领土而紧挤在大大缩小了的区域里面。如果没有工业一定不能生存的。在此条件之下,甚么民主化都谈不上;有些好听名词,如「再教育」之类,简直成了刻毒的讽刺。
  禁止德国复兴经济的政策,不仅从德国观点看来是疯狂的,而且从整个欧洲观点看来也是疯狂的。欧洲不仅缺少煤,而且缺少德国所能供给的一切工业制品。鲁尔区煤的产量,现在只有战前百分之十五,铁的产量也许只有一九四四年百分之一。「经济家杂志」上星期说道:「困难的就在于西欧很大部分须依赖于鲁尔区有个产生财富的大规模工业集中区。这个产生财富的机构现在差不多完全废置不用了,于是德国西方几个邻国都蒙受其恶影响。……在欧洲,各国经济生活是互相依赖的。大多数国家,连经过大轰炸的德国在内,工业潜能还是存在的;破坏了的乃是那种运转机构和补充器材的组织和领导。」
  按上面的文字译自英国工党社会主义左翼的机关报,「伦敦论坛」(London Tribune)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四日出版,——距离现在已有八个月了。我们不嫌明日黄花,译载于此的,是为了中国论坛上始终未见一篇同情于轴心国内现在正在受苦的民众的文字。战争是一国资本主义上层领袖的罪恶。下层民众是无辜的,受欺的,被害的。这个简单道理,在上次大战时候及以后,说的人很多,可是此次大战便不同了,无论轴心国或民主国,人们都把下层民众混同于上层领袖,要整个国家民众担负少数野心家发起战争的全部责任。但这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观念继续下去,不仅战败国不得翻身,连战胜国自己也将受其影响同归于尽了。



感谢 雪球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