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托派少数派刊物《新旗》 -> 1946年第4期
工人与农民
作者:罗光勋(读者通信) 来源:《新旗》1946年第4期
李星按:本文值得一说的,是作者指出“不但要说「适当的劳动要有适当的工资」,还应当进一步指出「废除工资制度」的远景”。在阶级社会里,无产者觉悟提高的重要标志,是要求工资的平均化,通俗讲,要“大锅饭”,而不是纠缠于工资评定的数额。60年代意大利青年工人运动提过类似的要求,要害不在于“大锅饭”本身能否解决工人的全部日常需求,而是这种形式的工资,让资本主义市场环境下的工人,避免互相竞争,而是直接分割老板的利益。当然,在工人权力诞生前,“大锅饭”的提法,只是凝聚人心、打破工人内部偏见的一个工具。
记者先生:
以非常兴奋的心情,读完了第一期「新旗」,心里实捺不住要写点感想,寄给贵刊。
正如你们在发刊辞里所说一样,「目前刊物太多,但也可说太少。」歌功颂德,为统治者宣扬「圣教」的那些东西,只能令人发呕,「便是那些进步方面的,不也只是在一些相当空洞的要求旁边打转,替现成的势力说话么?」挂着代表全体人民的招牌的刊物不能算少,但是这些正如一个国家一样,虽然任你说得怎样逼真,这个国家是全体人民的,是谋整个人民的福利的;但实质上却总不是这么一回事,它必然只是属于一部分人的,代表的只是一个阶级的利益。所以直到现在,真能为中国最大多数劳苦大众发言的刊物,简直还没有看见。现在贵刊竟毅然揭起了大旗,为占着绝对大多数的劳动阶级发言,怎能不使人欣喜。劳动阶级如果要改善生活,要澈底解放,就必须有个独立的刊物,坚定地一贯地,说他们所要说的话。
自从「胜利」以来,最令人头痛的是所谓「东北事件」。无可讳言的,统治者利用东北事件来玩他们的把戏,但是正像贵刊所说,这个事件决不是纯粹的内政问题,其带有国际意义是毫无疑问的。这里牵涉着美国与苏联。美国不必说,它本是帝国主义者。苏联,则一向被吾人视作革命的象征,代表着正义;但它在这里执行的政策,却不能不令人失望,可以说它给了我们这些寄全部热情和信心于苏联的人,以一个致命的打击。我知道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为这件事痛心苦闷,甚至消沉悲观,因为苏联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辩护它这种丑恶的「要求恢复沙皇时代特权」的举动。也许它会说,这完全出于军事的需要,为了维护本身的安全。但老实说罢,马克思早就说过,把军事需要作为决定国界的原则,难道不是盲目与时代错误么?
苏联在财产国有这一点上,还保持着十月革命的遗产,所以我们总是爱护它的,但那种错误举动,我们却不能不加以反对。贵刊这种坚强的独立的精神,我觉得是绝对正确的。
在资本家及其拥护者强调着劳资合作的时候,能够在这里看到二篇立论正确的关于罢工问题的文章,也是可喜的事。罢工乃是一无所有的工人阶级的唯一武器!
对于长久消沉,长久受压迫的工人们,我们必须要常常指示他们:工人阶级的利益是永远与他们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的利益处在相反的地位。不但要说「适当的劳动要有适当的工资」,还应当进一步指出「废除工资制度」的远景,因为这不仅是情绪上或道德上的问题,而是历史必然的途径。
关于中国农民的问题,贵刊似未曾提到,殊觉未当,因为对于在同一战线上的农民,我们是不应忽视的。同时,农民受了客观条件所限制,阶级意识发展较差,故应当特别加以强调。草草写了这些,以表示对贵刊的一点敬意。
三十五年六月五日 罗光勋
光勋先生:
本刊出版后,蒙先生第一人来信指教,并加以鼓励,甚感。尤其令我们兴奋的,即是先生赞同我们的基本立场,我们对于东北问题的见解,以及我们为工人利益所说的话。
正如发刊辞所说的,现在站在工人立场上说话的刊物实在太少了。即使有一二种刊物也能写些文章指导工人目前的斗争,为工人的要求作辩护,但关于工人的历史使命,关于未来大事变中工人应占的地位,关于来信所说的「废除工资制度」问题,则除了本刊之外,是没有人说的。可是我们认为后者和前者是同样重要的,是必需互相配合的。
本刊初办,缺点还是很多,我们希望先生及其他读者多多指正。我们学习着,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务使本刊愈少缺点愈好。缺少关于农民运动的文字,自然也是本刊缺点之一。从本期起,我们开始纠正了。「一个老口号的复活」文中提起了土地问题,「中国革命悲剧」中恰好谈到农民问题。我们欢迎读者将各地农民底痛苦和斗争写给本刊发表。我们相信,在未来大事变中,中国农民将发挥巨大的力量。现在替农民说话的刊物并非没有,而且比替工人说话的还多些,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即都是一面过低估量农民的力量,一面过高估量农民的政治独立性。根据先进国历史经验看来,农民无论具有如何巨大的革命力量,但是必须在某一城市阶级领导之下才能发挥出来的。在未来大事变中,中国农民必须受城市工人领导,才能真正得到解放。这是我们对于农民运动的见解。
记者
感谢 雪球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