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托派少数派刊物《新旗》 -> 1946年第8期

人生观与社会主义(读者通信一)

作者:言保珍 来源:《新旗》1946年第8期


  李星按:本文是读者来信和编者回复。这封来信大概是真的读者来信……哈哈,我有点着相了。读者表示“我要真普选”的托派口号,落实起来难度太大。这是当时当地阶级社会的一个普通个体,本能的政治感受。编者解释说争取“真普选”是可以推进斗争的…… 当然,我们知道,1946年的民国,即便真的出现要求争取立即彻底普选的强大群众风潮,也会在国共相争的框架内,被蒋党当做“又一次”赤色挑衅,而快速成为地下党的助力。还是那句话,四十年代的中国托派,确实太难了。


编辑先生:
  我是一个新旗的爱读者,在此「非杨即墨」的环境下,你们的立场是颇值得推崇的。
  从来,我是有一个一己的所谓人生观的,但新旗的文章却把它全部动摇了,然而又不曾带给我新的,于是我心里反而空虚起来。对于这一点,希望你先生能有以教我。
  此外,读了新旗的文章,我有一些零碎感想,写出来给你看看,并希指教:
  一、第四期上「菲列滨果真独立了么」一文中,兰因先生说「菲列滨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是没有独立的,不过政治上独立罢了。」这点,据我所知,连政治独立都谈不到的。现在总统罗哈斯是一个曾经附逆的分子,由于麦克阿瑟之全力支持,才能击败人民所拥戴的奥斯敏纳,而登总统之宝座,这样政治独立在那里?
  二、我最喜观看的是「革命问题漫谈」。
  三、第四期的短评:「六二三」的教训,最有力。
  四、在可能范围内,希望介绍一些初步的,有系统的理论。
  五、「国大问题」。贵刊认为要打破目前的僵局,「应当要为一个直接平等不记名普选的全权国民大会而斗争」。我怀疑「普选」的可能性。即使这理想能实现,技术上困难还大得可以。

言保珍上八月廿三日


保珍先生:
  你说你的人生观给新旗的文章打破了,不知是怎样的人生观?新旗文章如果打破了你的旧人生观,我们想,那末它也能给你一个新的。因为新旗所有的文章只代表着一个思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照普通人的见解仿佛只是一种政治理想,其实不然,它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生观。做一个革命的社会主义者,不仅在政治上抱着一个确定见解,而且在人生态度,一般思想的各方面,都必须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社会主义的立场,社会主义者不能同时是信神者,也不能同时是个厌世主义者或退化论者。
  社会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人生观,它根据着最现代化的科学的宇宙观,根据着辩证唯物论的哲学体系与历史见解,它无论对于宇宙,社会,人生,历史,都有一个独特的立场,这些立场构成了一个社会主义者的人生观。
  所以做一个社会主义者,必须接受现代科学的成果,排斥一切迷信与宗教;必须认识世界以及社会的进化之迹,必须了解现代社会构成的法则,而且,必须与那为较善世界的斗争联系着,确定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我希望你能够造成这样一个新人生观。要造成这样的人生观,自然,光靠新旗上的文章是不够的,得研究些别的更基本的书籍。
  第四期上的「菲列滨独立」一文。若光凭你引出的话看,自然是错的,菲列滨政治上也不独立。不过文中接着说:「军事上和经济上没有独立的国家,政治上果真能够独立的吗?」意思是很清楚,政治上也不独立的。
  喜读「革命问题漫谈」好极,理论比事实解释是更基本的。我们对国大问题的态度,在第五期里的「症结」一文中,说得相当清楚。我们「并非看重它是一个完美的机关的静的方面,而是看重它能唤起广大斗争群众的政治觉醒的动的方面」。换句话说,我们所要的国大能否实现是一个问题,但在此时此地为此而斗争,却可以推进历史,推进斗争的。因此我们提出的。对此问题,本期三男君一文又有比较详细的解释,请参阅。

编者


************************************************************


  八月十五日,北平有个盛大的晚会,庆祝去年日本的投降。主席胡适演说中泄露了过去一件外交秘密。他说,当他初到美国就大使职时,正是中国最危急的日子;广州和武汉两大城市于数日之内相继沦陷了。奉命向美国交涉借款的陈光甫,垂头丧气,不仅没脸向白宫谈判借款,而且没脸出门去馆子吃饭。他打电话给新大使,说要到大使馆来吃晚饭。可是饭前,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打电话来了,要请他们二人去他家里吃酒。九点钟,胡陈二人到了摩根索家里,看见财政部次长和两个顾问都在那儿,才知道是一个「郑重其事的会谈」。会谈些甚么呢?原来罗斯福总统已经批准中国借款了。广州和武汉沦陷,中国两位外交官认为没脸向美国开口之时,美国居然不待开口就答应借款了。真是「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如胡大使说的。可是,摩根索还有下文。今晚,他不仅通知总统批准借款消息,而且要求中国政府保证:抗战到底。胡陈二人快活得连酒也不吃了,立即回去打电报取得这个保证。保证,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借款是以抗战到底为交换条件。说了这件外交秘密之后,胡适做结论说:「这故事深刻的留在我的脑子里,同时也很感谢着美国对我们的伟大同情与援助。」好一个疏财仗义不图私利的侠客呀!



感谢 雪球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