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参考图书·阶级斗争文献 -> 托派少数派刊物《新旗》 -> 1946年第9期    相关链接:王凡西

收回港九问题

作者:三男〔王凡西〕 来源:《新旗》1946年第9期


  李星按:本文中,王同志点评了抗战胜利后一度引发大众关注的收回港九运动。值得说的就一点:1945-1949期间,蒋党统治的中国成了美国的半殖民地。但这不妨碍在几十年后的资本主义全胜时代,无数小中产、小知识分子对当初的美国心怀好感,对蒋某称颂不已……


  最近因为香港政府的发言人否认九龙城内仍为中国领土,引起了好些人的抗议。见之于报章的,有大公报的社评,外交部司长的谈话,……而更郑重的,则是上海参议会的正式决议,「清政府积极进行收回香港九龙澳门」,而且还要「收回蒙藏的失土」。
  这事情有点叫人想起今年春天的「白尔丁事件」。正当人民对政府争取民主的时候,忽然有人出来提醒大家:法国人不顾治外法权的取消,竟私将人犯装走了,于是游行,于是抗议,于是人心激昂。
  我们并非不看重中国的法权,当然我们更看重中国的领土,但是,正当中国的整个主权在送人,全部领土在请人占领的时候,特别指出另一较小强的人的蛮横与侵犯来移转人们的眼光,我们觉得是不当的。捉住苍蝇放过老虎的办法,纵然不是阴谋,也至少是糊涂吧。
  但我们却不相信我们的当局会糊涂的。
  「胜利」一年了,不平等条约的「取消」有好几年了,但是,海关还在客卿手中(只是英人换了美人),内河还有外轮行驶,而且,空中是美国的飞机,街上是美国的大兵,满地是美国的车辆,满市是美国的货物,最高「主席」有马歇尔元帅,各部各机关有美国顾问,杀人用的是美国枪炮,「护路」的是美国军队,搜捕有美国的宪兵,审问有美国的法庭,但是,我们只听见大人先生的歌功颂德,没看见他们的一点抗议,半分批评。这里对他们是无关乎主权和领土的!
  在此情形中谈收回港九,我们只能觉得无聊,甚至可耻。大公报的主笔先生从这个「港九收回运动」中看出了「民族主义」,倒是十分清楚地暴露了今天中国统治者的民族主义的面貌。
  其实,即使「港九」也只是陪衬吧了,一位姓庄的参议员主张「出兵」去收回蒙古失土,倒是十分真实的;因为半殖民地的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只有恰好充当了帝国主义进攻苏联的先锋角色的时候,才是真实的呀。



感谢 雪球 录入及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