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福斯特 -> 钢铁大罢工及其教训(1920)
一.当前形势
罢工——工人的“胜利”——对外民主,对内奴役——工人赢得了什么——未来的展望
钢铁大罢工持续了三个半月。1919年9月22日起,二十个州五十座城市的365,600名工人丢下了钢铁厂和高炉的工作。到1920年1月8日,罢工结束,全国钢铁工人组织委员会下属各组织投票决定,让仍在罢工的十万多名工人在能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下复工。
钢铁巨头“赢了”这场罢工。工人们被迫无条件投降,回到了旧的奴隶制下。敌人用了老办法:实行恐怖统治,侵犯每一项正当的公民权利与人权。这件不光彩的差事得到了各方支持:奴性十足、满口谎言的报纸充当了钢铁巨头的喉舌,对工人恶语中伤;自私又冷漠的当地教会早就为了公司的利益,可耻地丢弃了基督教义;厚颜无耻的无数市、县、州、联邦官员急着给自己套上项圈,忘光了当初对公职的誓言。钢铁托拉斯[1]的拥趸什么都干得出,他们压制了言论与结社自由,大肆殴打、枪杀、监禁罢工者及其家人。除少数可敬勇敢的人之外,钢铁公司、州政府、法院、地方教会、新闻界都与钢铁工人为敌。
罢工结束后,钢铁工人没有从老板手上得到直接让步。罢工者就算没上恼人的黑名单,也要交出工会证,回到难以启齿的条件下工作。工人被赶回了臭名昭著的奴隶制,继续着十二小时工作日。在全世界钢铁业中,只有美国工人一天要工作这么久。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钢铁工人都在本行业里说得上话,经常就工时、工资、劳动条件等问题,向老板讨价还价。不仅如此,他们还享有八小时工作制。到了美国,自由之国度,钢铁工人却仍在经济上无权,每天不得不连干十二小时。只在这个国家,钢铁工人的人权被老板的权势踩在脚下。
难道有人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吗?难道我们的煤铁储量不比任何国家都多,我们的工厂不比任何国家都先进,我们的劳动力不比任何国家的更庞大、更熟练吗?那么,谁敢说美国工人无权享有欧洲工人的权利呢?既然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的钢铁工人能集体谈判,为什么美国的钢铁工人不行?为什么国外的工人一天工作八小时,而这里的钢铁工人必须干到十二小时?
无论如何,集体谈判和缩短工作日都是美国钢铁产业的重中之重。这些要求无法实现,只因这个产业被一群不事生产的、寄生的资本家牢牢控制。这群寄生虫贪求利益,不知怜悯和责任。他们的格言是“死后哪怕洪水滔天”。在悲惨的工业环境中挣扎求生的人必将失去爱国心,可是老板们无视了这一点,一意孤行,毫不关心工人的权利与痛苦,并且玷污、扼杀、肢解了我们视若己出的工会。最糟糕的是,在大罢工中,无知的公众被报纸——老板的喉舌给误导了,为公司的野蛮行径喝彩。盲目的公众自诩为美式民主的仲裁人,指责近四十万钢铁工人简单而基本的要求是“布尔什维主义”以及搞破坏,假装这里仍找得到一丁点的自由,更把钢铁托拉斯的窒息独裁赞美为坚毅的美国精神。黑压压的枪口都对准了罢工者。
在这场伟大的斗争中,工厂主可以宣布赢得了物质上的胜利,但工人同样有权宣布取得了道义上的胜利。因为这场罢工在每人心中留下的希望火花,必将迸发为自由的反抗之火。一整代钢铁工人本已失去希望,被奴役在资本身下。工会更是软弱无力。钢铁产区的腐败打消了一切政治改良的念头。老板只手遮天。但这场罢工改变了一切。工会一跃登上舞台,在种种压制下,蓬勃发展、不断壮大,英勇地与不可一世的老板进行了一场殊死搏斗。工会没能获胜,但它们扛在肩头的罢工赢得了钢铁工人的心。工会的热忱抗争以及给予罢工者的忠实支持(钱和吃的),彻底驳倒了老板的说辞:工会都是懦夫,是在工人背后捅刀子的空架子。就算是最迟钝的罢工者也看得出,罢工的失败是由于准备不足。工会只发挥了一小部分力量,假如组织工作做得更好,结果会好得多。最终,钢铁工人们拥有了一个宝贵信念:通过工会采取统一行动。工人发现了老板的致命弱点,看到了摆脱奴役的道路。这便是钢铁工人的重大胜利。
不仅是钢铁工人,整个工会运动也取得了道义上的重大胜利。它的意义超过了罢工失败本身。更重要的是,工会得到了信心。对工会组织者来说,钢铁业一直都意味着“不可能”。那时,工会组织钢铁业的努力,好比竹篮子打水,总是一场空。工会弥漫着悲观的情绪。但如今一切都变了。“不可能”都已实现。即便钢铁公司百般阻挠,钢铁工人还是组织起来了。一个崭新的前景便出现在了工会运动面前。不仅是钢铁业改头换面,许多普遍认为建立不起来工会的基础行业也将纷纷效仿成立自己的工会。如果钢铁业能够组织起来,其它行业也都能组织起来,因为无论哪里遇到的困难都不会比钢铁业更大。工人运动中讨厌的害群之马——工会里许多无知、无能、毫无远见的人——永远闭上了嘴。一有大事发生,他们只会叫:“那是不可能的”。有了钢铁业的这次经验,想在任何行业建立工会,只需要挑一个能干的组织者,给他充分的资金和人手,就够了。
罢工结束并不意味着钢铁工人放弃了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也许工人的势头停了一阵,但过不久,他们将从这场重大冲突中缓过来。用不了多久,他们又将发起一场更大的运动。工人没有因失败而灰心,工会普遍也是如此。在这场战斗中,工人和工会都重拾了信心,互相信任有加了。工会不会对工人弃之不顾,跟以往罢工失败时一样,任由老板打击工人的士气。相反,为了维持和发展钢铁工人对自己、对工会的信心,工会把一大批工会组织者投入了教育运动中。过不久,到了合适的时机,他们还要大闹一场。为了不让这一幕发生,加里一伙还会搞假心假意的“八小时工作制”、纸面上的“涨薪”把戏、扶持公司的御用工会。但可以肯定的是,钢铁工人将继续在自己人当中、在各兄弟工会间,建立起更强大有力的团结,直到实现产业自由。只要还有人压迫钢铁工人,从实业中不劳而获,愈发有战斗意志和反抗精神的劳动大军就要战斗到底。1919年的钢铁大罢工与被奴役的钢铁工人争取自由的道路相比,只能算作一场小打小闹。
[1] 本书中,“钢铁托拉斯”(Steel Trust)指的是巨型钢铁公司。的确,这跟一般讲的托拉斯(特指美国钢铁公司)不同,但不影响事实。因为,所有的巨型钢铁公司在业内重要问题上都是进退一致的。不消说,它们都秘密加入了托拉斯。为此,书中用了“钢铁托拉斯”一词。这一点很重要。而笔者在想起公司名字的地方,也会写上公司的名字。——原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