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马克思主义文库 -> 福斯特 -> 钢铁大罢工及其教训(1920)
二.一代人的失败[1]
曲折前路——民主抗争——霍姆斯特德罢工——1901与1909年罢工——钢铁托拉斯的胜利
钢铁业近来的动荡,只是漫长的斗争链条中的一环,是钢铁业现世之日起,“产业战争”中争取自由的一场新战役。
钢铁制造商心照不宣地遵循着美式商业原则——我们的产业只是为了少数幸运儿雇主创造巨额利润,其余都是次要的。巨头对社会福祉嗤之以鼻。至于手下的员工,不过是在市场上尽可能廉价买来,随意使唤的工具罢了。这些人心知肚明,要把野蛮的剥削维持下去,首先不能让员工组织起来。这样一来,他们就能为所欲为,肆意压低工资、延长工时、加快机器转速、无视生产安全。他们为了利益不顾人性。要是有了工会,钢铁业的每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到钢与铁的实际生产者。这意味着逐利让位于人性。但这说着容易做着难。工厂主眼里只有利润,没有人性。因此,他们想防范于未然,千方百计掐灭工会的苗头。自从炼钢厂房拔地而起,老板们越来越富有,一小群产业封建主掌握着无穷财富,简直是坐享其成。工人则成为了无知而贫困的产业奴隶。可悲的是,这种情况至今仍未改变。
钢铁工人向老板举起反旗,发起了旷日持久的行动。钢铁业刚起步时,资本还未结合到这般地步,讲英语的技术工人在资本面前尚能自卫,虽说不自觉,但终究是大步迈向产业自由的。但后来,随着巨型钢铁企业的建立、技术工人被机器取代、大量不识字的移民涌入钢铁业,技术工人争取权利的斗争便没了指望。过去三十年,他们不断遭受失败,一度享有的自由皆被粉碎。
起初,斗争没那么艰苦。许多工会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展开活动,最著名的当数“火神之子”[2]、劳工骑士团[3]、钢铁锡工人联合协会[4]。全国各地的钢铁厂都有相当规模的工人组织。最主要的钢铁锡工人联合协会在工人运动中享有盛誉,但它的成员基本都是技术工人,从不把眼光放在非技术工人身上。联合协会在全盛时期(1891年)大约有两万四千名成员。匹兹堡是它的根据地,霍姆斯特德是它的堡垒。在它最活跃的时期,钢铁业(工人组织)还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前途似乎是光明的。
但那时,手握金钱权力的安德鲁·卡内基[5]还不知足,开始对工会会员下手。他不想受工会约束。为了给工人戴上镣铐,他先是把民主的死敌亨利·弗里克[6]请进了公司。接着,卡内基和弗里克向工会开战,这两人对待工人,还不如南方奴隶主对待奴隶,奴隶起码还有饭吃、有衣服穿、有地方住、有医生看。他俩在霍姆斯特德的大工厂挑起事端。1889年,公司给工人大幅降薪,规定合同在冬天,而不是夏天到期。这对工人十分不利。公司还要求工人退出工会。工人们不答应,短暂罢工了一阵,才勉强达成和解。但卡内基和弗里克不会轻易收手。等合同到期后,他俩又故伎重施,于是霍姆斯特德大罢工爆发了。
这场著名的罢工举世瞩目,这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标志着美国产业(工人斗争)史上的转折点。罢工始于1892年6月23日,终于同年11月20日。这场罢工充斥着痛苦与暴力,不仅是霍姆斯特德的工人,罢工声援他们的匹兹堡和周围几家大工厂的工人,都遭受了彻底失败。罢工的失败让卡内基把工会逐出了工厂。钢铁锡工人联合协会受到重创,至今缓不过气来。工会在钢铁业扩张的时代落幕,从此以后,一切由老板说了算。钢铁工人的民主才刚刚诞生,卡内基和弗里克就在霍姆斯特德狠狠捅了它一刀。
霍姆斯特德的惨败后,联合协会重整旗鼓,没几年又在钢铁业站稳了脚跟。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再一次重创了它。时任工会主席特奥多·谢弗[7]预见到要跟卡内基为首的钢铁巨头开战,抓紧时间谈判,希望争得一线生机。但他失败了,老板对工会的敌意引起了罢工。刚开始,只有美国铁皮公司、美国钢板公司、美国钢圈公司罢工。到最后,美国钢铁公司每一座工厂的工会会员都纷纷响应加入罢工,但是收效甚微。苦战几周后,罢工彻底失败了。
1901年罢工的失败打断了联合协会的脊梁骨。但是,凭借工会特有的顽强,联合协会还能在生产铁皮和钢板的几家托拉斯公司保持活动。参议院委员会调查1919年罢工时,前联合协会主席M.F.泰伊(M. F. Tighe)作证说,工会衰落后,“只要公司态度一强硬,工会就得让步”。即使曾辉煌过的联合协会屈从了,傲慢的钢铁大王也无法容忍工会的存在。他们无法忍受对自身统治的一丁点异议。1909年夏初,公司要求工会会员接受减薪,而且退出工会。二十年前,卡内基和弗里克向霍姆斯特德工人也下过同样的最后通牒。工会发起了背水一战,罢工了十四个月。斗争相当激烈,但结果与1892年以来钢铁业的所有罢工一样。罢工失败了,不仅是美国钢铁公司的工厂,独立公司的工厂都把工会消灭了。
虽说直到1909年罢工后,钢铁厂才彻底把工会扫地出门,但在之前的许多年中,工厂主早就完全掌握了局面。整整一代时间里,老板为所欲为。无节制的剥削令他们盆满钵溢,从产业中攫取了数不尽的财富,而工人只能在悲惨堕落的钢铁镇上苟延残喘。
世界大战爆发时,除了少数人时薪多了一两分钱,钢铁工人的工资普遍低于霍姆斯特德罢工前的水平。那些年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更是压低了工人的生活水平。工人没有从工业产量的激增中,得到一丝一毫的好处。老板住进豪宅,工人只能牲口般地挤在肮脏的小窝里。钢铁城镇上最不缺的就是这种小棚屋。结核病在工人中间肆虐,工人的婴儿死亡率远高于平均值。虽然战争爆发后,工资涨过几次,但都被生活成本的飞涨给抵消了。要说战争改善了钢铁工人的生活,那也是微乎其微的。
一半人每天干十二小时。四分之一的人连干七天,每两周有一天要上一个整班。他们活着就是不停劳作,没有家庭生活,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甚至没有享乐的空档,连为数不多的空闲时间都被无休止的疲惫夺去了。此外,厂里的劳动条件也极为恶劣。只有最年轻、最健壮的男子才能跟上机器的速度。干这一行,一般人干到四十岁就干不动了。工作本来就非常危险,老板却没有装上必要的安全装置。许多人因公司无视生产安全而丧生——要是工会还在,就会强制公司配备安全装置[8]。这里没有丝毫公道可言。工人的命运完全掌握在工头和主管手上。一个在厂里辛勤工作了三十年的人,可能和许多人一样,为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而被开除。他能上哪儿去讨公道?他的同事也生活在恐惧中,畏于开除和“黑名单”,甚至不敢跟他讲话,更不敢为他辩护。他不得不低头,这一家人只能另谋出路。
这种可悲的状况自然是缺少工会造成的。指望老板不受一点压力就会公平对待员工,是对人性的期望过高了。即使在工人高度组织起来的行业里,工会也要时刻警惕,提防老板的不断来犯:这帮人什么都干得出。工人只有始终警惕,才能紧紧把握自由。同样的,在工人无法组织起来的行业,就像在钢铁业里,工人无力捍卫自身利益,只能承受老板的专制,最后潦倒残生。钢铁大亨实行了整整一代的产业农奴制。但钢铁工人绝不会容忍它。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工人将利用一切机会反抗,最终摧毁它。
[1] 想要全面了解钢铁工会早期斗争的学生,推荐阅读约翰·安德鲁斯·菲奇先生的精彩著作《钢铁工人》(The Steel Workers)。——原注
[2] “火神之子”(the old Sons of Vulcan)是由美国生铁工人于1858年成立的工会,奉行行业工会主义。南北战争后迅速崛起,并于19世纪70年代成为美国最强大的工会组织。1876年同另外两个工会合并为钢铁工人联合协会(Amalgamated Association of Iron and Steel Workers)。——中译者注
[3] 神圣劳工骑士团(Noble and Holy Order of the Knights of Labor)是美国的一个工会团体,1869年成立,奉行行业工会主义。劳工骑士团成立后,积极争取八小时工作制,领导了多次罢工。1886年干草市场罢工失败后逐渐衰弱。1893年以后逐渐丧失了在工人运动中的影响力。1949年解散。——中译者注
[4] 钢铁锡工人联合协会(Amalgamated Association of Iron , Steel and Tin Workers)是美国的一个钢铁工人工会,1876年成立。成立初期曾领导了匹兹堡“霍姆斯特德罢工”和1901年美国钢铁公司罢工,罢工失败后转入低潮,成员大幅缩减。一战期间实现中兴,并于1919年领导了钢铁工人大罢工,罢工失败后,高层立场日渐保守。1933年《全国工业复兴法》颁布后,工会成员略有回升,地方分会积极领导罢工,而工会上层则压制罢工。1935年以后丧失了在钢铁工人当中的影响力。1942年宣告解散。——中译者注
[5] 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e,1835年11月25日——1919年8月11日),苏格兰裔美国资本家、慈善家,“钢铁大王”。——中译者注
[6] 亨利·克雷·弗里克(Henry Clay Frick,1849年12月19日——1919年12月2日),美国资本家、金融家。1881年起与卡内基合作。由于施工问题对1889年约翰斯敦洪水负有责任。1892年参与镇压了霍姆斯特德罢工,并被无政府主义者贝克曼刺杀,侥幸免于一死。1919年去世。——中译者注
[7] 特奥多·谢弗(Theodore J. Shaffer,1856—?),德裔美国工会活动家。早年毕业于西部大学(现为匹兹堡大学)。14岁进厂做工。1875年起担任宾夕法尼亚卫理公会牧师。1888年起进入匹兹堡钢铁厂做工,曾任钢铁工人联合协会主席。1902年起任匹兹堡改善委员会委员。其后的情况不详。——中译者注
[8] 钢铁公司对待安全装置的态度不尽相同。一些公司一如既往视生命如粪土。另一些公司好歹装了。大型钢铁公司无疑做得最好,装了许多安全装置,也有安全委员会积极监督。但不管怎么说,炼钢是个极其危险的行当,而且由于厂房高温和长时间工作——每天十二小时,每周七天——工人会疲倦,那么危险就更大了。——原注
上一篇 回目录 下一篇